新工作 Due Diligence

最近剛看完陸劇「#三十而已」,有人在追這劇嗎?除了親情與愛情,我覺得裡面有很多職場的情節也很值得探討。

就好比說,有一段情節是 #顧佳 投資茶廠被誆,因為她在投入資金前沒有做 DD(#DueDiligence ),僅憑富太太的幾句話就把錢轉了。

(btw 其實這點也挺像我們一般人,喜歡從投顧老師聽明牌,但沒做功課就把錢往股票市場丟一樣。😆

記得以前在會計師事務所時,客戶如果有興趣對某公司做收購,會先請我們去做 DD,當時我涉略的多是財務性查核,但我知道有些 DD 也涵蓋策略及法務性的調查。DD 通常是在於簽署正式合約或交易前,所做的調查。以前在事務所都說英文 DD,看 wiki 翻譯為 #盡職調查,但我更喜歡 #謹慎性調查 這詞。講白話就是,針對被投資方端出來的財務與非財務資訊,甚至未來展望,並非照單全收,而是謹慎的找專業人士去核實與分析。

詳細內容大家有興趣去找 Google 老師,我就不班門弄斧了。

我想說的是,公司與個人財務投資應該 DD,那工作呢?

有一年公司來了位新的 CFO,當時我快離職,跟這位財務長沒有太多接觸不太熟,但也許大家對前一位財務長印象很好,所以對這位新來的財務長評價不是很高。離職後,輾轉從前荷蘭同事聽到這位財務長離職,準備跳到另一個公司,但沒想到在原公司提出離職後,準備到新公司就職前一周,居然收到新公司 #破產 的通知。

老婆沒上班,還有三個在學子女,經濟負擔自然大,這位財務長摸摸鼻子回頭問 CEO 可不可以回收他,但沒想到 CEO (大概是覺得被背叛 😆)不想接收他,於是他從「驚喜跳槽」變成「驚嚇失業」的兩頭空。

後來這位財務長有加我 LinkedIn,有很一長段時間,我看他的 LinkedIn 都是 Open for new opportunity,或者看到他在獵頭的招聘文章的留言,感到有些不勝唏噓。因為曾經他是高高在上的財務長,卻落得無用武之地。

也讓我了解到,找到新工作固然值得開心,但沒做好 DD #謹慎性調查,真的會從天堂掉到地獄。

所以鄉親呀~即便簽了聘僱合約,也要做做市場調查,看看未來公司財報(大公司通常有公開資料),面試時多問問主管公司營運狀況,競爭優勢等,甚至問問離職員工與在職員工,不然那張合約簽了也是廢紙一張。

特別如果你是準備加入那些很會行銷畫大餅的新創公司,有夢很美,但泡沫一旦幻滅,現實是殘酷的。不然你去 Google 查一下,前些年騙了一堆投資人跟消費者的矽谷新創 #Theranos,精彩故事也都在 #BadBlood 這本書。

好啦!不管怎樣,現階段景氣已經不好,任何小出錯都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回復以往水準。希望大家工作都能越跳越開心,也越踏實!😉😉😎🥳

(其實這本書我還沒翻完,好期待 Bad Blood 電影趕快拍完,沒時間看書的人也可以看 Youtube 影片在下方。)

31311 Comment2 SharesLikeCommentShare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